
产品搜索
Product
产品型号
输出功率
功率管耐压

服务与支持
Service
公司新闻
把好芯片质量关, 让更多设备用上“马鞍山造”芯片
走进马鞍山经开区东科半导体(安徽)股份有限公司车间,伴随着转塔式测试编带一体机高速运转,一颗颗氮化镓电源管理芯片正进行出厂前的最后“体检”:500毫秒内,耐压度等多项指标测试一气呵成,“通过者”随后进入编带封装环节。

年轻的测试工程师方大伟,专门负责为每款产品量身定制“体检”方案,在芯片设计、制造、测试、封装等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质量“把关人”的关键作用。
“集成电路测试的能力和水平是保证集成电路性能、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。”方大伟告诉记者,在芯片设计阶段产品出样后,他们会根据设计提供的产品技术参数,设计开发芯片测试模块和系统,通过测试评估产品各项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,并将测试结果进行反馈,帮助进一步优化芯片设计。
“对于不同的芯片,我们会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不同的测试模块和系统,做到精准高效,一般一个周期需要一两个月时间。” 方大伟说,如今随着半导体工艺复杂程度的提升,测试环节的工作量也随之大大增加。
既要把控良率、保证质量,测试工作还常常需要“和时间赛跑”。“别人是分秒必争,我们基本上是毫秒必争。”方大伟说,芯片制造流水作业,如果单颗芯片测试时间过长,势必造成整条产线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。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速度,需要在测试环节进行大量的优化工作。
“这样的问题,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。”方大伟举例说,前段时间,为了提升产量满足市场需要,他和同事们用了近三个月时间反复更新优化测试模块及系统,大幅降低了测试时间,让单个机台产量从3800颗/小时提升到5400颗/小时,生产效率提升近50%。
近年来,随着东科在马鞍山市不断发展壮大,大量新品量产上市,方大伟的工作“节奏”也比过去快了很多,不变的是他始终秉持的严谨细致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。
“不管是芯片还是其他任何产品,质量都是核心和关键。”方大伟表示,他将和同事们继续努力,当好芯片质量“把关人”,让更多设备用上先进可靠的“马鞍山造”芯片。
记者 刘挺 通讯员 姚杰超
来源:马鞍山人民政府